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万里同心,共护黄河丨高校志愿者携碳普惠知识“点亮”社区低碳生活

2025-09-08 18:54:00 0

近日,山东财经大学中国国际低碳学院志愿者走进市中区海珀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绿动齐鲁・碳惠万家”黄河流域碳普惠行动——“低碳生活・共享美好”社区宣传活动。此次活动聚焦碳普惠知识普及,推广低碳生活方式。

活动开始,志愿者从碳普惠机制的基本概念,到市民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助力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开展宣讲,并结合生活里“随手关灯省能耗”“选择节能家电减排放”等贴近日常的案例,向居民系统阐释。

随后的低碳知识竞答环节将活动氛围推向高潮。围绕日常环保常识、低碳生活技巧等内容,志愿者们设置了“家庭节水有哪些小妙招”“绿色出行除了公交还有哪些方式”“快递包装如何循环利用”等系列题目。居民踊跃抢答,在轻松趣味的互动中,加深了对低碳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不少居民答完题后表示:“这些知识得回去告诉家里人,让孩子也养成低碳习惯。”

“垃圾分类大挑战”作为本次活动的趣味收尾,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战”场景。现场,四个标注清晰的垃圾桶依次排开,居民手持贴有“废旧电池”“陶瓷碗碎片”“湿纸巾”等垃圾名称的模拟“垃圾瓶”,化身“分类达人”,快速判断垃圾类别后向对应垃圾桶投放。

投放过程中,有人精准投递“毛巾”至可回收物桶,赢得现场阵阵喝彩;有人对“陶瓷碎片”的分类犹豫不定,志愿者便上前耐心科普:“陶瓷制品不易降解,也没有回收利用价值,属于其他垃圾。”

这场“实战”,不仅让居民掌握了垃圾分类的技巧,也深刻理解了“小小分类举动,助力大幅减碳”的意义。不少参与者表示,今后在家会主动把垃圾分好类,在社区投放时也会仔细核对类别,用一次次“精准小投放”,守护城市“生态大环境”,让绿色分类成为海珀社区的生活日常。

活动结束后,居民纷纷点赞。“以前总觉得低碳生活离自己很远,今天听了宣讲、玩了竞答和分类挑战,才明白这些事儿就藏在买菜、出行、扔垃圾的细节里。”一位参与活动的居民笑着说:“以后我出门多坐公交、少开私家车,买菜就拎布袋子,从自己做起,为社区环保出份力。”(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王书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