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肃南县康乐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团结引领各族青少年共学共乐、结伴交友、手足相亲,不仅让“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更凝聚起各族群众团结奋进的强大合力,为康乐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上好“理论课” 筑牢思想根基聚认同
肃南县康乐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基础性作用,以学校为主阵地抓实思想教育引领。在康乐明德学校和康乐幼儿园开展“开学第一课”主题教育,通过讲述民族英雄故事,解读共同体理念,让各族青少年在认知启蒙阶段种下团结种子。同时,组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道德模范和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走进校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推动理论知识入脑入心,让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三个离不开”思想深入人心。
上好“实践课” 创新活动内容促团结
肃南县康乐镇利用“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和“六一”儿童节等有利契机,组织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文艺汇演、民族传统体育趣味赛、非遗体验等活动,让各族青少年儿童在同台表演、协作游戏、共学技艺中增进感情。结合校园文化建设,打造“民族文化角”,展示各民族服饰、手工艺作品和民俗故事,引导师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多元文化魅力,让团结之花在互动中绽放。同时,不断加强教育阵地建设,投入140余万元精心打造集教育、宣传、展示于一体的主题教育阵地,挖掘整理各民族守望相助、交往交融系列故事30篇,精心打造主题帐篷5座、故事亭8座,面向社会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书画摄影和民族团结故事征集宣传活动,有形有感有效的夯实各民族文化认同。

上好“交流课” 构建休戚与共大格局
肃南县康乐镇立足“家校社”协同育人,落实学校、家庭、社会各方育人责任,提升育人实效,架起各族学生心灵相通的桥梁。定期举办“家长开放日”“民俗游园会”等活动,邀请家长走进课堂、走进校园,共同参与“民族团结主题班会”等互动环节,在交流中增进理解;在课程设置中融入多民族优秀文化内容,设计“民族团结同心圆”等互动游戏,将抽象的民族概念转化为可感知的教育内容,孩子们在互动游戏中拼贴民族风情图案,在欢声笑语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各民族历史文化,带动家庭共同参与到其中,逐步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各族休戚与共大格局。
肃南县康乐镇将持续深化教育体系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融合实践,进一步创新活动载体、拓展交流渠道,推动理论教育更接地气、实践活动更富活力、交流互动更有温度,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各族群众心中越铸越牢,为推动民族地区和谐发展贡献康乐力量。(尼玛央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