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内,塔吊林立、焊花飞溅,项目建设热潮一浪高过一浪;生产车间内,设备隆隆作响,企业开足马力赶订单……初夏时节,鞍山腾鳌经济开发区遍地上演着“速度与激情”,以项目的“大干快上”、产业的“聚和跨越”推进开发区赶超争先,以创新跑出发展新速度,激活了海城县域经济发展的“一池春水”。

23日,记者走进鞍山紫竹轻型特钢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冶炼好的钢坯经加热后通体赤红、热浪滚滚,在轧辊的有序挤压、延展下,逐渐塑形为所需规格。工人们穿梭于生产线间,凭借精湛技艺对轧制流程进行精准调控,时刻紧盯轧机运行状态,以严苛标准保障每一根钢材的质量与尺寸均符合行业规范。

作为辽宁省万亿级产业基地培育工程的重点项目,紫竹轻型特钢聚焦高端特钢领域。其生产的特高压输变电铁塔用耐候特钢、5G网络铁塔耐候型钢,以及应用于船舶、桥梁建设的特种型钢,不仅科技附加值高、耐腐蚀性能卓越,更可完全替代传统热镀锌型钢,深度契合国家绿色环保与高精特新产业发展导向。在生产工艺上,企业创新采用钢铁冶炼连铸工序,显著提升轧钢钢坯热送热装率,有效降低燃料消耗,走出一条绿色高效的发展路径。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1公里长的智能生产线已全面投产,满负荷运转,年产量将突破50万吨。”

产业发展多点开花,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在辽宁奥亿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碳化炉、真空炉等专业设备整齐排列,作业有序。多款定制化沥青基碳纤维保温毡产品,历经成型、碳化、石墨化、精加工等多道精密工序打磨后,经质检员严格检验,即刻打包装箱,发往深圳比亚迪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值得一提的是,奥亿达已实现石油沥青、沥青基碳纤维、热场材料三大产品系列的全产业链生产,成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在国内率先实现进口替代。“目前,企业正在加速推进年产1000吨沥青基碳纤维和年产500吨热场隔热材料项目建设,全新厂区预计近期正式投产,进一步深耕半导体领域应用市场,持续提升核心科技竞争力。”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

紫竹特钢与奥亿达的蓬勃发展,正是腾鳌经开区产业奋进的生动缩影。今年以来,腾鳌经开区锚定目标、奋勇前行,全年计划开复工500万元以上项目39个,总投资54.09亿元,其中复工项目21个、新开工项目18个。截至目前,21个复工项目已全部实现复工复产;18个新开工项目中,中科石业(辽宁)有限公司石材生产线建设、辽宁品川和丰冶金材料有限公司连铸三大件生产线、海城华恩医院全科大楼建设等10个项目已顺利开工建设,项目推进态势强劲。
腾鳌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主动融入鞍海一体化产业发展大局,坚持“项目为王、转型为要”发展主线,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与区域协同发展。一方面,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等模式,精准引入一批延链、补链、强链的优质大项目;另一方面,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全流程服务保障,力促重大项目早日投产达效,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全媒体记者 战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