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淄博市经开区傅家镇小屯村,玫瑰园里露珠未晞。近日,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山东理工大学“智汇三农”实践团的成员们来到此地,将专业技能与社会实践深入结合,为玫瑰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注入新活力。当青春智慧与泥土芬芳相遇,一幅以科技为笔、以实践为墨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小屯村徐徐铺展。
走进玫瑰园,近100亩的土地上繁花绽放,如霞似锦。然而,产业升级的瓶颈也让种植户们焦虑:传统销售渠道渐显乏力,产品附加值亟待挖掘,品牌认知度与消费者连接度更是薄弱环节。实践团成员们俯下身来,在花田间倾听农户们朴实的困扰,用脚步丈量着玫瑰产业从种植到市场的每一寸真实距离。泥土沾满了鞋袜,但产业振兴的图景却在年轻的心中愈加清晰——科技赋能,或许正是破解困局的金钥匙。

在深度调研基础上,他们带着精心整理的方案,走进了当地政府部门的会议室。方案中呈现的不仅是玫瑰深加工产品的市场前景分析,更是融合了电商思维和数字化营销的整体解决方案。恰逢淄博市供销社上半年工作调度暨高质量发展现场会在小屯村举办,实践团成员立马充当起推广大使,为与会人员介绍玫瑰产品并邀其品尝。

在抖音官方旗舰店的筹备工作中,他们化身专业产品团队:精心调试光线,为玫瑰纯露、花茶、精油等深加工产品拍摄富有吸引力的主图与详情页;逐字打磨产品文案,提炼玫瑰品质亮点;优化店铺视觉设计,力求在方寸屏幕间传递出小屯玫瑰的独特价值。每一帧画面、每一段文字,都是青年才智对乡村产品的深情“翻译”。

随后,实践团成员们走进直播间,精心挑选玫瑰茶、鲜花饼、玫瑰面膜等特色产品,深入研究产品特点与优势,做好直播筹备工作,力求在直播中精准传递产品价值。在直播中,成员们以热情的介绍和专业的产品知识向观众们展示玫瑰以及其他深加工产品的独特之处,利用网络与新媒体的专业知识助力产业发展。
而实践团最有意义的举措,是赋予玫遇玫瑰园里40万株鲜花独一无二的“数字生命”——为60余个品种的玫瑰花生成专属二维码。这枚小小的标识背后,是一个个融合了科技与乡村情感的“花朵档案”,这既是严谨的溯源认证,更是充满温度的乡村叙事,让消费者在指尖滑动间建立起与小屯玫瑰的情感纽带。小屯村的玫瑰,第一次在数字世界中拥有了自己可识别、可对话的“身份”。

“智汇三农”实践团的脚步并未止于推广与赋能。他们深入考察本地加工厂,了解设备与技术现状,积极为产品研发注入高校的创新思维。从玫瑰花瓣中提取更高纯度的精油工艺,到开发符合年轻消费者口味的玫瑰新饮品配方,再到探索玫瑰元素在文创领域的应用潜力,实践团成员结合食品科学、视觉传达等专业知识,为玫遇玫瑰产业的链条延伸与价值跃升提供了充满活力的“青春方案”。

“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需要最前沿的科技落笔,更需要俯身向下的实干运笔。高校学子的专业知识不能束之高阁,他们的才华更要扎根泥土。”团队指导老师——山东理工大学合作发展处副处长李忠华的话语,道出了这场实践的核心价值。此次实践是山东理工大学深化校城融合、引导青年学子服务国家战略的生动体现。山理工学子在小屯村种下的,更是智慧兴农、科技富农的青春种子,让理想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大众新闻·鲁中晨报记者 耿茹月 通讯员 蔡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