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给个人信息穿上“防弹衣” 我国推广应用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

2025-05-24 08:02:00 0

公安部、国家网信办等6部门5月23日联合对外发布《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自2025年7月15日起施行。

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以法定身份证件信息为基础,以网号、网证、网络身份应用标识为呈现方式,既能证明身份,又能避免个人信息泄露。

管理办法明确,根据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在互联网服务中需要登记、核验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的,可以使用网号、网证依法进行登记、核验。减少个人身份信息的采集、留存,实现身份数据“可用不可见”的效果,同时也降低个人信息保护方面投入成本。

意义何在?无需身份证号也能证明“你是你”

前脚在网上实名注册账号,后脚各种推销电话接踵而至,张口就能叫出你的名字……互联网时代的个人信息保护,已成为各界高度关注的问题。

对此,我国近年来组织建设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由公安部负责实施,联合国家网信办等部门推广应用,在满足线上认证个人身份需求的同时,更好保护公民身份信息安全。

根据管理办法,持有有效法定身份证件的自然人,可自愿向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申领网号、网证。在互联网服务中需要登记、核验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的,可以使用网号、网证依法进行登记、核验。

网号是由字母和数字组成、不含明文身份信息的网络身份符号,网证是承载网号及自然人非明文身份信息的网络身份认证凭证。

打个比方,平台如同一个由国家管理的个人身份信息“仓库”,里面的每个“储藏间”中存放着你我的身份信息。网号是“储藏间”的“门牌号”,网证是你我手中的“IC门禁卡”。我们在网上认证身份时,只需向对方报上“门牌号”,由国家“仓库”来验证“IC门禁卡”并反馈核验结果。

这也相当于国家给你发了一件“个人信息防弹衣”,既能在需要身份认证时证明“你是你”,也让对方无法拼凑出你的完整个人信息和网络画像,从而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如何申领?已有600万人申领国家网络身份认证

申领需要一部支持NFC功能的手机,在应用商店搜索并下载“国家网络身份认证”App后,首页点击“立即申领”,按照后续提示操作即可。具体而言,用户在选择证件类型、于手机NFC区域识别本人证件核验身份信息、进行人脸识别后,完成关联手机号码与网络身份认证凭证口令设置,便可成功申领。

未成年人同样可以进行申领,但需要已申领网络身份信息的监护人进行协助。

据介绍,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自2023年6月27日上线,已在主要互联网平台和政务服务、教育考试、文化旅游、医疗卫生、邮政寄递、交通出行等行业领域试点应用。

记者23日从公安部获悉,截至目前,国家网络身份认证App累计下载超1600万次,申领开通达600万人,提供认证服务1250余万次。

(综合新华社、央视)

●网号

由字母和数字组成、不含明文身份信息的网络身份符号

●网证

承载网号及自然人非明文身份信息的网络身份认证凭证

编辑:邬嘉宏

来源:金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