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流,日月不居。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又一次如期而至。
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之时、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之际,第二十一届文博会于今天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自信、开放姿态的舞台,也成为世界管窥中国式现代化实景画远山近岑的窗口。

往届文博会现场
以文化人,以文兴业。在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下,中国第一经济大省广东因势而动、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提升文化的“颜值气质”、注重形态的“新”“智”交融、释放产业的“政策红利”,文化大省稳步迈向更高水平的文化强省。
明确把“扎实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写入省委“1310”具体部署,出台一系列推动文化产业、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文件,完善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顶层设计……近年来,广东重点打造数字文化引领地、文化创意新高地、文旅融合示范地,文化产业发展欣欣向荣、蒸蒸日上。
拥有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数量占全国1/7,广东文化产业规模总量领先全国;覆盖上中下游产业链、涵盖全部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九大类43个中类146个小类,广东文化产业体系完备稳固;音乐剧《雄狮少年》、舞剧《英歌》、动画电影《落凡尘》等一批粤产文化精品脱颖而出,广东文化优势产业加快发展;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等文旅融合“新蓝图”落地,广东文旅融合向纵深推进……
在广东文化产业的“百花园”里,六大领域“六朵金花”璀璨绽放——
影视领域佳作频现、优势明显。《中国医生》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粤剧电影《谯国夫人》喜摘金鸡奖、粤产大剧《珠江人家》登上央视年度黄金时段电视剧收视率之巅……影视佳作频现的背后,是广东在影视作品中用好岭南文化资源、厚植独特岭南风情的文化匠心。成立“首家中国电影工业智库”、银幕总数持续保持第一、连续23年蝉联全国“第一票仓”宝座……影视产业优势凸显的背后,是广东支持影视产业发展的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演艺市场蓬勃发展、前景广阔。2024年全省举办营业性演出超40万场次,演出收入63.56亿元。其中,举办大型营业性演出546场,演出收入37.34亿元,直接带动其他消费超250亿元。广州、深圳被誉为“演唱会之城”。
动漫领域IP迭出、走向海外。少儿动画作品《熊出没》成为春节档的“常青树”,粤产国漫大片《落凡尘》入围法国昂西国际动画节,现象级动画电影《哪吒2》凝结10家广东动漫企业心血……2024年,全省动漫产值超600亿元,动漫关联企业超过20万家。
游戏产业群星璀璨、一骑绝尘。腾讯游戏日活破亿,灵犀互娱《三国志·战略版》全球用户破亿,三七互娱移动游戏走向全球,游戏“粤军”不仅“出圈”更“出海”。2024年,广东游戏产业营收2604.31亿元,全国占比80%,营收过亿元的骨干游戏企业达39家。
电竞产业加速发展、势头强劲。大量顶级电竞赛事纷纷落地广东、电竞游戏产品优势明显、电竞产业粉丝群体庞大,“广东优势”让广东电竞产业在项目研发、观众数量等方面位居全国前列。
网络视听品类齐全、特色明显。广东拥有多元头部平台矩阵,覆盖长视频领域(腾讯视频)、综合领域(网易、UC)、直播与电竞(虎牙、YY)、网络音频(荔枝FM、懒人听书)、网络音乐(酷狗音乐、QQ音乐)等核心赛道,规模大、技术应用领先、“出海”能力较强。广东还发力微短剧赛道,出台支持政策、探索融合创新之路,粤产微短剧《有功夫来佛山》《罗浮山下》惊艳亮相。
在今天开幕的文博会上,更多“文化+科技”的前沿产品将会亮相,更多与文化相关的新业态将被催生,更多与生活相关的新应用场景将会出现。
尤其是,政策红利接踵而至。开幕首日,广东针对影视、演艺市场、动漫影视、网络游戏、电子竞技、网络视听六大领域,重磅发布支持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包”,多措并举激活市场潜力、消费动力、投资热力。一揽子政策,在“激活春水”的同时,必将让产业发展“如鱼得水”。

《羊城晚报》2025年05月22日A1版
文|记者 董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