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国内个人护理小家电的高端市场几乎被戴森、飞利浦、松下等国际品牌垄断。直到徕芬吹风机以“戴森平替”之姿入局,一举打破了高速吹风机市场的定价格局。在吹风机成功打开市场后,徕芬相继推出了电动牙刷和电动剃须刀。但争议随之而来,电动牙刷被吐槽工艺包装像苹果,新品剃须刀又被指与松下“撞脸”,平替起家的徕芬,是否还能扛住“国货之光”的大旗?
徕芬:后续将视情况逐一回应部分明显失实的测试结果
8月16日,东莞市徕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徕芬科技”)创始人兼CEO叶洪新在微博公开发文,就涉及徕芬剃须刀测评的问题回击自媒体博主及公司前员工。目前,叶洪新已经删除此前博文,并表示“翻篇。志不在此,在星辰大海。”
徕芬方面回复记者称,该测试结论从科学角度看缺乏公允性。公司对其T1 Pro及P3 Pro型号产品的性能表现具备充分信心,并强调在电机性能、刀头刀网结构与工艺等方面实现了多项技术突破,对于部分明显失实的测试结果,徕芬后续将视情况以科学、客观的途径予以逐一回应。
天眼查App显示,徕芬科技成立于2019年,位于广东省东莞市,是一家以从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主的企业,企业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由深圳术叶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持股。其控股股东深圳术叶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是一家以从事商务服务业为主的企业。企业注册资本881.4087万元人民币,实缴资本113.08万元人民币,并已于2023年11月完成了B轮融资。
平替戴森的徕芬,又会被谁平替?
公开信息显示,徕芬为其剃须刀的研发投入了长达四年的时间与超过一亿元的资金,叶洪新更是将这款产品誉为“徕芬的巅峰之作”。然而,这款被寄予厚望的产品在上市后却陷入了持续的争议之中。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剃须刀外观设计被指与松下剃须刀产品高度相似,陷入“抄袭”风波。

左图为松下,右图为徕芬
对此,徕芬方面表示,徕芬一直尊重知识产权保护、注重产品技术和设计的原创性,徕芬T1 Pro外观专利提交于2022年,首次公开亮相是2023年,公司拥有充分证据证明该产品设计的原创性。
从更深层次来看,此次风波不仅反映了徕芬自身的发展困境,也折射出整个小家电行业面临的共同挑战。徕芬最初以高速吹风机切入市场,凭借“戴森平替”的定位以及精准的社交媒体营销,成功实现了销量的爆发式增长。据官网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徕芬扫振电动牙刷全球用户数累计超250万,徕芬高速吹风机累计全球销量突破1500万台。
然而,曾经依靠“平替”策略颠覆市场的徕芬,如今正被更多“徕芬平替”以更低的价格围剿。GfK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300元以下吹风机线上市场份额同比提升近11个百分点,销售量增速高达76.8%。与此同时,飞科、追觅等品牌纷纷推出199元价位的高速吹风机,低价白牌厂商甚至将外形相似的吹风机价格打到了百元以下。
在应对市场竞争和避免陷入价格战方面,徕芬方面强调,徕芬并未盲从降价的市场趋势,而是用产品和技术的创新,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个性化、更具品质感的产品体验。未来将以徕芬在高速无刷电机技术上的持续升级,构建品牌护城河。
投诉量逾千条,线下渠道“隐身”
此外,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徕芬品牌的累计投诉量已逾千条,问题集中表现为产品出现烧焦味、剃不干净、无效售后等方面。2024年底,徕芬科技关联公司浙江徕芬贸易有限公司曾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虚假宣传、引证内容不真实准确的情形,于2024年12月被景宁畲族自治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责令停止发布违法广告行为,并罚款9.5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