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讯(记者刘青霞)5月13日,记者从自治区公安厅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获悉:2024年以来,新疆公安机关共立各类经济犯罪案件4100余起,破案3300余起,挽回经济损失120亿余元。
针对危害国家财税安全的犯罪行为,新疆公安机关开展常态化联合打击,破获利用虚假企业、虚构出口骗取退税等案件180余起,追回税款1.6亿元。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领域,精准打击以“私募基金”“区块链”为幌子的非法集资犯罪50余起,守住了2.5亿元群众养老钱。针对新型网络传销,摧毁30余个打着“乡村振兴”“消费养老”旗号的犯罪团伙,避免4500万元资金流入传销黑洞。
聚焦企业痛点,公安机关刀刃向内整治民营企业腐败,破获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等内部犯罪80余起,为企业止损5000万元。在医疗、建筑等民生领域,打掉10余个职业化串通投标团伙,涉及全国围标公司100余家,追缴违法所得6000万元。针对涉车经济犯罪,破获合同诈骗等案件140余起,追回车辆98辆,举行5次涉案财物发还大会,让法治温度可触可感。
经侦部门创新建立“双函预警”机制,向行政部门发出80余份风险提示函,推动建立源头防控体系。110个“警企联络室”扎根园区,为企业提供法律风控服务,助力合规经营。在跨境追逃战场,“猎狐行动”从境外劝返、抓获4名经济逃犯,彰显“虽远必究”的法治决心。
全区经侦系统开展执法规范化建设,专项整治执法偏差,建立接诉即办机制,将每起案件办成经得起检验的“铁案”。组建专业宣讲团进企业、入社区,以真实案例揭露犯罪手法,提升群众识骗防诈能力。在打击犯罪的同时,更注重追赃挽损的民生实效,120亿追回资金背后,是数百个家庭免于陷入经济困境的法治守护。
数据见证担当:1.6亿税款颗粒归仓、2.5亿养老钱完璧归赵、6000万违法所得应追尽追……新疆公安机关正以法治思维重塑经济生态,用数据穿透、资金追踪等智慧侦查手段,在全区筑起经济安全防火墙。这场法治实践中,每个数字都丈量着公平正义的尺度,每起案件的侦破都在书写新时代经侦工作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