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人民日报评论:“拉黑”泡面?高铁服务怎么提“上限”

2025-08-19 11:27:00 0

部分高铁站为啥不卖泡面?坐高铁还有哪些平价用餐选择?

最近,广州东站下架站内商店泡面,改卖拌面,引发网友讨论。

怎么看这件事儿呢?

高铁车厢属于小型封闭空间,气味一旦产生,就容易扩散、滞留。此外,泡方便面时,还潜藏碰洒烫人的安全隐患,溅到过道或座椅上的油渍,也会给清洁人员带来困扰。想来,正是这些现实考量,让泡面“走”下了站内货架。

但光下架泡面,无法根治相关问题。想要吃泡面的乘客,可以从其他地方购买;即便不吃泡面,吃拌面、螺蛳粉、榴莲等等,依然存在气味干扰。

有人希望有方便实惠的餐食,吃饱又吃好;有人渴望享受宜人的乘车环境,清新不刺鼻。这些合理的个体需求,应当被理解并尊重。对于铁路企业而言,最重要的,是从多元需求中找到最大公约数,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更精细化的管理。

泡面不是不能下架,但下架之后,有没有其他合适的用餐选择?怎么避免出现“平价缺货、高价充足”的尴尬?此前,国铁集团郑州局郑州客运段在高铁列车上推出小碗菜,分量灵活、价格不等,屡屡销售一空,不失为一种可借鉴的做法。说到底,优化服务不是一味减少选择,而是提供更多更好的替代方案。

与此同时,不妨借此讨论的契机,多听取广大乘客对改进高铁日常管理的意见,结合实际不断调整管理方案,才能有效提升服务质量、持续改善乘客出行体验。

当下,破解气味难题,也离不开乘客的理解和行动。尽量选择气味较小的食物,用餐时主动降低声量,餐后及时处理垃圾……这些文明细节,决定了公共空间的环境质量。方便他人,也是便利自己。大家坐高铁时,可以多一些倾听与体谅,温暖每一次出发与抵达,让流动的公共空间,生长出更多文明自觉。

来源:人民日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