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潍坊昌邑:同心掬得满城芳 文明花开结硕果

2025-05-25 08:49:00 0

大众网记者 郑健 潍坊报道

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召开,公布了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命名名单以及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名单。

潍坊昌邑市交出一份亮眼答卷: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山东浩信集团有限公司入选全国文明单位,下营镇、柳疃镇孙家河滩村、饮马镇山阳村入选全国文明村镇,目前,已累计6个村镇荣膺全国文明村镇,数量居全省前列,精神文明建设实现了“量质齐升”,让更多百姓共享发展成果。

持之以恒抓创建

这份高分“答卷”的背后,是昌邑市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的不懈努力。近年来,昌邑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构建起“党委统一领导、宣传部统筹协调、党政群齐抓共管、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人民满意作为工作评判标准,让文明创建成果更加可感可及,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坚持全面动员、全面覆盖、全面提质,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精神文明创建主体向镇村、社区、两企三新、校园、家庭等层面拓展延伸,形成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全域创建格局,织就了一张全民共建、全民共享的“幸福网”。

守正创新谋发展

昌邑市深植“人民城市”理念,以“机制固本、改革赋能、共建共享”为路径,以“小切口”推动“大民生”,实现城市品质与文明温度双向提升。

聚焦群众关切,昌邑市靶向破解民生痛点,全要素规范提升城区5处大型集贸市场,完成富昌街东延等8条“断头路”延伸工程,按“五化”标准改造37条背街小巷,开设23处定时定点早市、应急瓜果售卖点和步行街夜市,建成“口袋公园”61个……一系列举措不仅让城市空间更具烟火气与幸福感,更让城市环境焕新、功能提质。

在城市治理层面,推出“温情执法首违免罚”“轻微事故不扣车”等柔性举措,划定“文明经营一米线”规范商户行为,创新实施交通安全“红蓝守护”行动织密安全网络,让群众在点滴细节中感知城市文明进步,真正让创建成果惠及民生日常。

文明新风润心田

着眼于巩固壮大社会主流价值,昌邑市探索形成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346”工作路径,打造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18处,年均开展主题活动650余场次,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社会发展、日常生活。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梯次培育先进典型,186人次获评“山东省道德模范”“感动潍坊”人物等称号,开展事迹宣讲300余期,生动诠释“崇文尚德、惟实励新、开放包容、自信图强”的城市精神,形成了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

同时,昌邑市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深入挖掘本地红色文化、特色文化资源,依托城乡历史规划建设了丝绸文化博物馆、剪纸技艺传习馆,策划举办乡村文化旅游节、民间文艺展演等文化活动,“一村一年一场戏”工程年均送戏700余场,并组织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民间艺人、心理咨询师等360名“文化轻骑兵”打造共助共建共享的文化书院,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深厚滋养。

踔厉奋发向未来

站上新起点,昌邑接下来怎么干?

下步,昌邑市将深入贯彻落实关于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积极改进创新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工作机制,按照从创建“文明城市”向建设“城市文明”转变工作要求,深入实施“强国复兴有我”宣传教育、行业文明创建提质行动、全环境立德树人工程,广泛开展“文明实践我行动”“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我们的节日”等主题活动,持续深化城乡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市民文明素养,涵养城市人文生态,奋力推动城乡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

文明新风吹拂文山潍水,一颗颗文明的种子植根昌邑大地,在城乡基层、百姓心中悄悄发芽、开花、结果,在潜移默化中汇聚起助力昌邑高质量发展的澎湃精神力量,描绘出一幅幅美好生活的文明幸福图景。